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,2023年1月至4月,我国光伏新增装机48.31GW,同比增长186.21%。相关研究报告显示,光伏发电将在未来碳中和背景下的一次能源中最低占比为30%至40%,最高占比可达60%至70%,是未来占比最高的能源之一。由此可见,在不久的将来,光伏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第一大能源。
事实上,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价格的持续上升,光伏发电将成为最具经济性的电力形式,并且作为当前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已成为行业内外的共识。但纵观我国光伏发展,从“蹒跚”走路,到现如今的引领全球,也并非一帆风顺,2010-2022年光伏产业受到的疫情冲击备受市场关注,普及大受限制。到2023年疫情放开,光伏迅猛发展的同时,光伏市场也在悄悄发生着一些改变……
光伏产业从补贴走向平价上网
01
政策上鼓励扩大光伏用地到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建设光伏项目,加快开发分布式光伏,创新“光伏+”模式,强调与建筑、交通与工业的结合。加强光伏相关的投资力度,进一步推进户用光伏的并网和补贴。
分布式光伏成为重要突破口
02
分布式光伏主要用于户用、工商业建筑屋顶,具有投资小、建设快、形式多样、占地面积小等特点,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。2023年,分布式光伏将是光伏增量市场的重要突破口。
光伏新技术迭代升级
03
现阶段,光伏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期,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更新不断,“降本增效”成为企业的核心关注点,技术升级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推动力。光伏发电的重要载体是光伏电池及组件。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在不断提升光电效应转化率,降低企业的成本,技术迭代,电池、组件新技术多点开花,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“优胜劣汰”。像近期各地展会上新出的光伏防水支架、无导轨夹具等等新技术逐渐被用户认可和设计应用。
储能重要性日益凸显
04
储能作为能量的“搬运工”、新能源的“稳定器”,其地位越来越重要。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背景下,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,预计未来三年,新型储能每年将新增80GW左右,到2025年累计规模有望达到230GW左右。有光无储将成为过去。